昨天去送洗底片時想到了大家都說拍底片很貴,
每按一下快門都是在燒錢.
本來我也是這種觀念,
但數位就真的按不用錢嗎?
先講結論,
我認為兩個領域對我而言都是無法互相替代的,
所以結果如何,並不會影響我繼續使用下去的想法.
因為都實際用過了,就粗略地來算一下花了多少錢,
真的只能粗略,因為不同的鏡頭,底片差異很大,
只能大概抓一下而已.
讓有一些有成見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.
底片機我的是Fujifilm Klasse S 38mm F2.8,
數位我用的是Nikon D90+Sigma 30mm F1.4.
雖然我有好幾支鏡頭,但只算焦段比較相近的比才合理.
數位的這個組合有點久遠了,入手價我粗略用40,000來計算.
底片機則是12,000.
一捲底片我用Kodak Ektar 100做為代表,價格約180.
送沖掃一次是170,再加上失敗的底片成本用10來算(其實應該更高QQ).
180+170+10=360
這樣一捲36張的底片就大概當作按一下燒10塊台幣計算.
數位的組合我拍了1,110張,平均成本為40,000/1,110=36.04
底片機我拍了186張,平均成本為(12,000+186*10)/186=74.52
哇!
底片機按一下的成本是數位的2倍耶!
不過這個計算只是要提醒一下數位機的成本並不是零.
而這個比較並不公平,
應該要用相同張數來比較才對.
所以假設我的底片機安然無事一直拍到1,110張了,
那結果會變成如何呢?
(12,000+1,110*10)/1,110=20.81
情況完全逆轉過來了.
上面的計算只是一些娛樂效果而已.
就像我一開始說的,它們無法相互替代,
CP值的算計對攝影而言太過於狹隘.
為自己留下最美麗的記憶,
無價.
每按一下快門都是在燒錢.
本來我也是這種觀念,
但數位就真的按不用錢嗎?
先講結論,
我認為兩個領域對我而言都是無法互相替代的,
所以結果如何,並不會影響我繼續使用下去的想法.
因為都實際用過了,就粗略地來算一下花了多少錢,
真的只能粗略,因為不同的鏡頭,底片差異很大,
只能大概抓一下而已.
讓有一些有成見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.
底片機我的是Fujifilm Klasse S 38mm F2.8,
數位我用的是Nikon D90+Sigma 30mm F1.4.
雖然我有好幾支鏡頭,但只算焦段比較相近的比才合理.
數位的這個組合有點久遠了,入手價我粗略用40,000來計算.
底片機則是12,000.
一捲底片我用Kodak Ektar 100做為代表,價格約180.
送沖掃一次是170,再加上失敗的底片成本用10來算(其實應該更高QQ).
180+170+10=360
這樣一捲36張的底片就大概當作按一下燒10塊台幣計算.
數位的組合我拍了1,110張,平均成本為40,000/1,110=36.04
底片機我拍了186張,平均成本為(12,000+186*10)/186=74.52
哇!
底片機按一下的成本是數位的2倍耶!
不過這個計算只是要提醒一下數位機的成本並不是零.
而這個比較並不公平,
應該要用相同張數來比較才對.
所以假設我的底片機安然無事一直拍到1,110張了,
那結果會變成如何呢?
(12,000+1,110*10)/1,110=20.81
情況完全逆轉過來了.
上面的計算只是一些娛樂效果而已.
就像我一開始說的,它們無法相互替代,
CP值的算計對攝影而言太過於狹隘.
為自己留下最美麗的記憶,
無價.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