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最近有關陳澄波的新聞,
其實真的沒什麼好笑那主播的,
反而應該要感謝她吧.
一個小出包,
突顯了整個社會的問題.
剛好前陣子看了一本書,
「等日頭」,
裡頭記述了一些經歷過228的畫家, 包含陳澄波,
他們的遭遇、他們的作品、他們的心聲.
可以多瞭解一些在教科書消失的歷史,
也可以多感受一些在地的情感.
「守望苗栗,硬頸攝影群」, 是我正在看的書.
這是一本黑白底片的攝影集, 照片也都是手工放相.
自己在學習黑白攝影及放相時, 看的都是外國人的作品,
幾乎都只注意到技法和構圖.
這本攝影集的內容是客家人文化的傳承,
除了攝影之外,
還有更多是自己作為一個客家人的共鳴,
這樣的作品, 更引人入勝.
這兩本書我看了之後,
都深切體認到自己對在地文化認識的貧乏,
但有幸一直都有心人留下這些時代的寶藏.
他們都在台北市圖書館的館藏之中,
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借來看看.
和自己生長的土地一起長大,
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事.
請大家一起找回台灣共同的記憶!
其實真的沒什麼好笑那主播的,
反而應該要感謝她吧.
一個小出包,
突顯了整個社會的問題.
剛好前陣子看了一本書,
「等日頭」,
裡頭記述了一些經歷過228的畫家, 包含陳澄波,
他們的遭遇、他們的作品、他們的心聲.
可以多瞭解一些在教科書消失的歷史,
也可以多感受一些在地的情感.
「守望苗栗,硬頸攝影群」, 是我正在看的書.
這是一本黑白底片的攝影集, 照片也都是手工放相.
自己在學習黑白攝影及放相時, 看的都是外國人的作品,
幾乎都只注意到技法和構圖.
這本攝影集的內容是客家人文化的傳承,
除了攝影之外,
還有更多是自己作為一個客家人的共鳴,
這樣的作品, 更引人入勝.
這兩本書我看了之後,
都深切體認到自己對在地文化認識的貧乏,
但有幸一直都有心人留下這些時代的寶藏.
他們都在台北市圖書館的館藏之中,
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借來看看.
和自己生長的土地一起長大,
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事.
請大家一起找回台灣共同的記憶!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