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互理解的慣性

這次在日本 JPUG 演講,
被問到印象最深刻的問題是:
「為何想要組織台灣的社群?」

其實腦中早就有很明確的想像,
只是沒有什麼機會去談。
既然剛好有說到,
就在這裡簡短用文字記下來吧。

當然現場在講的時候,
受到語言的限制,講的比較淺,
所以稍微寫下來,免得自己也忘記了XD

多數的軟體社群的目標是技術面,
但我的想法那是次要的。
「理解」,才是我的首要目標。
剛好日文也有這個詞,意義也算是一樣的,
所以不用多做解釋。

終究目標是希望能在知識技術上能夠有所突破,
只是在大環境中,以及過往的經驗回饋,
領悟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時常才是最重要的助力。

像資料庫這樣的後端系統,不被理解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,
當資料工程師的工作先入為主就不被理解時,技術的發展可能性是相當低的。
這點在現場也獲得一些共嗚,看來並不是台灣特色呢。
尤其在分工明確的組織文化中,反而減少了大家相互理解的機會。

其實我是相信人性本善,99% 的人都是善意的,
多數推委的情況,只是來自於受到限制的視野。
因為不理解彼此,才會造成這些大家都不樂見的結果。

所以在有不同想法時請好好說出來,
不要假設大家都拒絕成長,這樣的想法很沒有禮貌。

社群不是一個立即性的解決辦法,
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方法。

很幸運地,我的工作似乎能接觸到許多不同工作面向的夥伴,
所以希望能利用這些機會慢慢在文化上産生影響。
我心目中的社群反而重點是人,
技術推廣只是策略的一部份。

在教授技術課程時,我會帶到一些管理階層的思維,讓工程師不致於只埋頭於技術;
概念性演講時,多提一些年輕工程師的心聲,可以和資深前輩聊一下世代落差;
在與管理階層討論系統方向時,得帶入適合組織人員技術能力的方案;
程式設計師回報資料庫問題時,同時討論適當的程式寫法,建立良好資料觀念。

更重要的是,以具體的行為去改變文化才是有意義的,
而不是做一個只會打高空或抱怨的人。

習慣考慮到:人-資料庫-資料,三者的平衡,實務上才有意義。
技術是需要符合文化的,文化進步了,才不會對技術改善産生阻力。

這一切都建立在「理解」之上。
一切的改變也建立在「相互理解的慣性」開始産生的那一刻。

希望在社群裡認識與瞭解不同工作的朋友,
每個職位有不同目標很正常,相互矛盾也是理所當然的事。
不限制自己去開拓視野的可能性,是目前我覺得很有效的解決方法。

難得寫多了點呢。

Comments